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内的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如子宫、卵巢、输卵管以及盆腔腹膜等发生的炎症,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腹部、腰骶部等区域。
1、下腹部:是盆腔炎最主要的疼痛部位,通常位于耻骨联合上方,疼痛范围可能较广泛,也可能偏于一侧或双侧。这是因为盆腔内的器官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,引起下腹部的坠胀、钝痛或酸痛感。疼痛程度轻重不一,轻者可能仅在活动后、性交后或经期出现轻微疼痛,重者则可能持续疼痛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在盆腔炎急性发作期,炎症刺激剧烈,下腹部疼痛可能会比较严重,患者常伴有发热、寒战等全身症状。
2、腰骶部:由于盆腔器官与腰骶部的神经有一定联系,炎症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腰骶部酸痛。这种疼痛在劳累、长时间站立或性交后可能会加重,与下腹部疼痛同时存在或交替出现,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,可能会影响其坐姿和行走姿势。
3、其他部位:在特殊情况下,盆腔炎的疼痛可能会有更广泛的表现。如果炎症蔓延至盆腔腹膜,可引起整个盆腔腹膜的炎症反应,疼痛可波及整个腹部。当炎症累及输卵管、卵巢形成脓肿时,局部的压力增高,除了下腹部和腰骶部疼痛外,还可能伴有患侧腹部的剧痛。若脓肿破裂,疼痛会突然加剧,同时可伴有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这是一种非常危急的情况,需要立即就医。
在盆腔炎的不同阶段,疼痛部位和程度也有所不同。急性盆腔炎起病急,疼痛往往较为剧烈,下腹部的压痛、反跳痛明显,主要是因为炎症的急性发作导致盆腔内组织充血、水肿迅速且严重。而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迁延而来,疼痛相对较缓和,但病程较长,常反复发作,表现为下腹部隐痛、坠胀,在月经前后、性交后或劳累后加重,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持久。
盆腔炎疼痛相关的注意事项
一旦出现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等疑似盆腔炎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不要自行判断或用药,因为盆腔炎如果延误治疗,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,如发展为慢性盆腔炎、盆腔粘连等,增加治疗难度和不孕不育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。医生会通过妇科检查、B超、血常规等检查手段来确诊,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。
在盆腔炎疼痛期间,休息非常重要。要尽量减少活动,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,可采取半卧位姿势,这样有利于盆腔内的炎性渗出物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。此时要注意避免可能加重疼痛的因素,如性生活。